e-bike行业的出海路, e-bike行业之后的发展会是如何?

2024-07-04 15:11 Red Cube
51


e-bike是近几年的出海热门行业,许多品牌纷纷推出e-bike业务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市场规模为403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11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5%。


随着近两年大量公司的纷纷“入坑”,e-bike赛道已然成为非常“卷”的行业,大量同质化严重的公司和产品在夹缝中求生存。除了“卷”定价以外,服务、营销手段、讲故事等方面也在剧烈竞争。那么小编给大家看一些数据,让大家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去体会:


e-bike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北美和欧洲地区,据德勤的数据显示:北美和欧洲市场的e-bike销量从2017年的250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640万辆,增长超2倍。其中2020年至2021年期间,美国市场增长26%,欧洲市场则是增长了22%。

全球e-bike的市场价值在2031年预计将达到72.5亿。


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e-bike越来越受行业端的关注。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仅在欧洲市场,2019年至2020年许多VC机构在电动自行车品类总共投入了1.65亿美元,超过了2015年至2018年该品类的投资总额。


那么,e-bike市场规模扩大原因受以下3方面的影响:

1. 交通便利性:相较于汽车和其他大型公共交通,体积较小的电动自行车可以避免交通堵塞。

2. 环保节能:电动自行车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更加环保,目前的燃油价格的上涨问题也可以避免。同时在低碳减排的政策大力宣传,部分国家也为电动出行提供相应的补贴措施。

3. 健康意识:之前的新冠疫情影响,汽车和公共交通空间封闭,而e-bike能够在减少接触的同时,将骑行作为一种运动,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欧洲是e-bike最主要的销售市场,荷兰、德国、比利时、丹麦等国家有着较为悠久的自行车文化传统,同时自行车骑行道等基础设施也是较为完善的。2021年欧洲的e-bike销量550万辆,渗透率达20%。部分国家也有相应的补贴措施:法国根据不同城市和个人情况提供给300到500欧元的补助;英国提出20亿英镑的鼓励民众自行车和步行出行计划;意大利则是购买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滑板车可以享受最高售价70%的补助。


那么,小编在这里介绍一下欧洲一些对ebike使用程度较高的国家:

· 荷兰:有着发达的自行车基础和骑行文化,例如阿姆斯特丹和卢丹特两座城市,e-bike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方式;

· 德国:德国对e-bike的接受度也很高,尤其是在城市和城郊地区。许多城市正在积极推广低碳出行,政府也提供了多种补贴政策来鼓励居民使用ebike;

· 丹麦:尤其是首都哥本哈根,被称为世界上最友好的自行车城市之一。e-bike在这里也十分受欢迎,政府也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来支持骑行;

· 比利时:自行车道网格广泛,许多居民选择e-bike作为日常通勤工具;

· 法国:近几年大力推行绿色出行,e-bike的使用率明显上升。政府提供补贴,鼓励市民购买和使用ebike;

· 挪威:积极推广e-bike,特别是在城市地区。政府提供多种激励措施,包括减免税收和购买补贴;

· 瑞士:瑞士的地形复杂,e-bike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尤其是在山地和长距离通勤的情况下;


美国的电动自行车市场起步较晚,但是增速客观。2021年销售85万辆,渗透率仅为5%;购买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摩托车可以获得价格表30%的可退还税收抵免。


欧洲和北美的e-bike市场在多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小编将从市场规模、用户需求、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和市场策略这五方面来介绍。


一、市场规模和渗透率:

欧洲:

1. 市场渗透率高,尤其在荷兰、丹麦、德国等骑行大国。欧洲消费者对e-bike接受度高,市场规模大。

2. 欧洲e-bike销售量持续增长,许多市民将其作为主要的通勤工具。


北美:

1. e-bike市场相对较小,近年来增长迅速。美国和加拿大的消费者对e-bike的兴趣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2. e-bike更多地被用作休闲和运动工具,而不是主要的通勤工具。


二、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

欧洲:

1. e-bike通常作为通勤工具,许多城市有完善的自行车基础设施,如专用车道和停车设施。

2. 更倾向于选择轻便、易于操作的e-bike、,适合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


北美:

1.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不同,e-bike用户需要更强劲的动力和更长的续航能力。

更注重e-bike的多功能性,喜欢在休闲、运动和长途骑行中使用。山地e-bike和越野ebike在北美市场更加流行。


三、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

欧洲:

1. 许多国家政府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如购买补贴、税收减免和专用基础设施建设。

2. 政府对绿色出行的重视程度较高,鼓励居民使用e-bike以减少碳排放。


北美:

1. 虽然一些州和城市开始提供类似的激励措施,但总体上政策力度不如欧洲。部分地区提供购买补贴和税收优惠,但覆盖范围和力度相对较小。

2. 绿色出行政策正逐步推广,但与欧洲相比,整体进展较为缓慢。


四、基础设施:
欧洲:

1. 普遍拥有完善的自行车基础设施,包括自行车道、停车设施和维修站等。为e-bike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2. 城市规划中考虑了自行车和e-bike的使用需求,交通管理相对友好。


北美:

1. 自行车基础设施相对不够完善,许多城市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bike的普及。

2. 部分正在改善自行车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五、品牌和市场策略:

欧洲:

1. 有许多本土e-bike品牌,如VanMoof、Grazelle等,这些品牌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2. 市场策略更注重日常使用和城市通勤,产品设计强调轻便和高效。


北美:

1. 北美的知名品牌如Rad Power Bikes、Super73和Aventon,在产品设计上更注重多功能性和强劲性能。

2. 市场策略更多地面向休闲和运动用户,强调产品的多用途和高性能。


日本是e-bike最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渗透率较高但是市场容量小,其主要作用是替代公共交通。2020年销量有73.8万台,渗透率达45.4%。


中国传统电动车普及率高,市场的基础较好;代工厂多,供应链体系完善。e-bike的风潮来袭,消费升级带来了许多机遇。


e-bike也有许多种类,e-commuter即通勤电动自行车,指的是主要在柏油路面上,不是非常追求效率,坐垫相对较大,更大的坐垫以便舒服地骑行;


e-fat tire是胖胎电动车,通常比传统的自行车和电动车要重,因为轮胎较厚,抓地力和牵引力能够可在许多较为麻烦的地形骑行,例如泥泞小路,沙地或者雪山;


e-off road是专为想象享受骑行乐趣而无需携带额外重量或处理受限道路的骑手而设计的越野电动自行车,通常具有出色的减震和持久耐用的锂离子电池,以便充分穿越困难的地形;


e-folding折叠电动自行车,其最大的特点是方便好携带,可以轻松放入后车厢,到达目的地就可以轻松悠闲的享受骑行;


e-cargo,货运电动自行车,设计的初衷是省时省力地运输货物,现在很多家庭将其当成露营车载着小孩去露营、去购物、接送小孩上下学,还有企业将其开发成快递车。


同时e-bike产品与消费人群的需求也有密切联系。对于城市通勤的消费者,他们偏好于购买高性价比的车辆,对性能高低、专业程度以及其智能化效果没有很高的要求。


对于休闲运动人士,相比于价格,他们对电动自行车的“可玩性”要求就比较高,车身设计、车辆的智能化用法以及喜欢改装车辆的人,对于车辆的改装空间也是十分关注的。


车辆性能及零部件,还有车辆的舒适性和品牌的宣传理念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关注的方面,他们更加看重品牌的附加属性,适合专业领域的电动自行车高端品牌。


目前市面上的e-bike产品同质化严重,从产品实用设计或者是智能化app的功能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消费者容易考虑在众多车辆中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车型。高度的同质化是e-bike出海商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品牌需要有特点才能有卖点。品牌出海需要用户的及时反馈以及行业市场洞察,缺少及时的市场洞察和用户反馈,滞后的市场数据是目前品牌出海的最大痛点。


中国的e-bike出海最大的优势,是国内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和高性价比。业内人士称“e-bike供应链是由几大板块综合起来的”,e-bike的车架来自于传统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构造,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类则是来自两轮电动车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延伸,无论是哪种产业,国内的供应链都已经相当成熟。


虽然e-bike的出海形式看起来很不错,但是鉴于之前国内共享单车的情况导致大家对国内的自行产行业造成的巨大冲击,有从业者表示希望能够理性的看待e-bike浪潮。“要跳出自行车或电动两轮车的固有思维去思考,通过跨界整合更为多元的技术资源、工艺资源以及人才资源,才能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这是在e-bike制造与运营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人士给出的建议。


e-bike行业之后如果能够垂直细化使用场景的话,可能会迎来行业的新发展。例如Rad Power的电动三轮车RadTrike就有关注到细分需求,在鞍座、背靠与三轮跨度着重考虑,使行动不便的骑手更容易地上车和骑行,也能使长途骑行更加舒适。

西欧的社会老龄化严重,设计一款适合老年人使用的e-bike,那么这些消费者会是数量较大的潜在消费者。美国新闻曾多次报道警察使用e-bike进行巡逻,如果能根据警车使用场景进行细分,设计出专门的车型,是否能打开新的市场。


与当地的渠道商合作和进行定制化的开发生产,提供高端性能,更加优质的骑行体验,科技的不断更新,加上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或许能让中国的e-bike行业有整体的提升,可能是中国e-bike出海的未来趋势。





Redcube麦出海是一个帮助中国品牌出海的平台,

目前我们已经帮助上百个中国企业成功出海,

欢迎你的咨询!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